一、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合同应怎么办
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合同,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:
1. 协商解决: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,指出其未履行合同的问题,要求按照合同约定执行,这是较为平和的解决方式,能避免双方矛盾激化。
2.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:若协商无果,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反映情况。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,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。
3. 申请劳动仲裁:准备好相关证据,如劳动合同、工资条、考勤记录等,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。仲裁机构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决,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,如支付工资、经济补偿等。
4. 提起诉讼: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,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法院会依法审理案件,作出公正判决,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。
在整个过程中,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,以证明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合同的事实。同时,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时效,确保自身诉求能得到有效解决。
二、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
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,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权益:
第一,与单位协商。以平和沟通的方式,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,阐明签订合同对双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争取协商解决。
第二,寻求工会帮助。若所在单位有工会组织,可向工会反映情况,工会会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调,促使其签订合同。
第三,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。劳动者可携带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,如工资支付凭证、工作证、考勤记录等,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。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,若查证属实,会责令其限期改正。
第四,申请劳动仲裁。若用人单位仍拒绝签订,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。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(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合同的情况),并补签劳动合同。
第五,提起诉讼。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,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借助法律强制力保障自身合法权益。
三、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变更劳动合同吗
用人单位不可以随意变更劳动合同。
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,即具有法律约束力,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,非经法定程序或协商一致,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。
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,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。变更劳动合同,应当采用书面形式,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。
若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变更劳动合同,属于违法行为。例如,用人单位单方面降低劳动者工资、调整工作岗位等行为,可能会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劳动者有权拒绝,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原劳动合同履行。如果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,可能构成违法解除,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。
总之,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需与劳动者协商并达成一致,且遵循法定程序,不能随意为之。
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合同应怎么办的相关回答,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,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,?建议直接咨询律师,5分钟快速响应,问题解决率更高。